典型介绍(二)付出总有回报
原创 · 编辑:迁安信息港 2011-12-30 22:29:56
阅读:18498
人 物:霍顺成
年 龄:39岁
地 址:扣庄乡毕新庄村
创业项目:高档特色苹果栽培研究
年纯收入:2万元
创业感言:搞啥都得有恒心、有毅力,不能半途而废。勤于钻研,肯定会有回报。
我自小家境贫寒,由于患小儿麻痹症,虽然上学时成绩优异,但却与大学无缘。
受身体限制,高中毕业后,不能到外地打工,生活过得捉襟见肘。1993年的时候,我从杂志上看到有关富士苹果的介绍,那时市场行情非常好,就决定试着栽植苹果。于是,我找到村里,承包了5亩山坡地。富士苹果非常不好管理,我啥技术也不懂,全靠一点儿一点儿地摸索。由于手里没钱,千方百计想省点资金,所有活儿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干。挖树坑对健康人来说不算啥,而我只能坐在地上一镐一镐刨;由于腿脚不好,上树剪枝时,一次一次从树上掉下来;山上没水,我就一担一担地往上挑……查资料、求技术,精耕细作,我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管理经验,果园也渐渐有了点儿效益。
1996年至2001年,苹果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价格低谷。由于没有品牌、没有特色,再好的苹果也卖不上价去,果园的收益仅仅够本,许多果农纷纷放弃了。我也一度灰心。市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给了我莫大的支持,在我动摇的时候,他们关心我、鼓励我,无偿地给我提供技术、药品,帮我联系人员,就是吃顿饭,他们都抢着付账,不让我掏钱。在大家的支持、帮助下,我坚持了下来。
从失败中,我总结了一条经验:要发展必须有特色。2003年,我听一些专家讲,在广东一些地区,贴字的苹果很畅销。我心里一动:这不就是特色吗?于是,我也开始尝试在苹果上贴上“吉祥如意”、“暴喜发财”等字样。由于注入了文化色彩,苹果销售得特别快,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一倍多。如今,我这5亩果园,每年都能收入2万多元。2004年,日本专家来迁安讲课,在我的园里作示范、接穗,带来了4个新品种。这些品种非常珍贵,在我国其他地区根本没有,我像呵护孩子那样照顾它们,如今已经培育成功。现在,我这果园是市林业局、市科技局的精品果示范基地,“高档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研究”项目还在市科技局立了项。广州李嘉诚办事处看中了我的苹果,准备前来考察,进行销售,我也想通过他们打入国际市场。
下一步,我想搞一下有机食品认证和新品种示范推广。有机食品是发展趋势,通过了认证,就等于拿到了通向大超市、大城市和国外市场的通行证。同时,我也想起牵头作用,把栽植成功的新品种示范推广,联合全市的果农,把产品推向国际市场,带动大家赚大钱。
编辑: 不详
迁安信息港原创资讯欢迎转载,转载敬请标明出处 爆料热线:0315-5678114
更多评论